C-TPAT:海關-商貿反恐佈聯盟
甚麼是C-TPAT?
C-TPAT 安全建議有甚麼內容?
甚麼是C-TPAT?
C-TPAT是美國國土安全部海關邊境保護局(即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簡稱“CBP”)在9?11事件發生後所倡議成立的自願性計劃,並於2002年4月16日正式實行。C-TPAT全名為 “Customs-Trade Partnership Against Terrorism”,即「海關-商貿反恐佈聯盟」。透過C-TPAT的安全建議,CBP希望能與相關業界合作建立供應鏈安全管理系統,以確保供應鏈從起點到終點的運輸安全、安全訊息及貨況的流通,從而阻止恐佈份子的滲入。
C-TPAT安全建議有甚麼內容?
至現時為止,C-TPAT已為九個界別建立了安全建議(即Security Recommendations,詳見附件):
進口商 (Importers)
航空運載商 (Air Carriers)
海運運載商 (Sea Carriers)
陸路運載商 (Rail Carriers)
貨物承攬/貨運代理商/無船舶公共承運商 (Air Freight Consolidators/ Ocean Transport Intermediaries/ NVOCCs)
美國本地港口管理當局/碼頭經營商 (US Marine Port Authority/Terminal Operator)
外國製造廠商 (Foreign Manufacturers)
貨倉經營者 (Warehousing)
這些安全建議的內容涵蓋八大範圍:
程序安全 (Procedural Security)
資訊處理 (Documentation Processing)
實體安全 (Physical Security)
存取監控 (Access Controls)
人員安全 (Personnel Security)
教育訓練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wareness)
申報艙單程序 (Manifest Procedures)
運輸安全 (Conveyance Security)
凡進入美國的貨物一直到貨櫃送至美國客戶端為止,在整個供應鏈中必須有一套完整的資料記錄,包括供應商的貨品資料、運送過程、棧放時間、人員名單等。
誰可申請成為C-TPAT成員?
現時CBP接受下列界別申請成為C-TPAT成員:
自以下日期起:
美國進口商 (Importers)
2002/4/16
運載商 (Air Carriers, Sea Carriers, Rail Carriers)
2002/7/15
報關行 (Licensed Brokers)
2002/8/26
貨物承攬/貨運代理商/無船舶公共承運商 (Air Freight Consolidators/ Ocear Transport Intermediaries/ NVOCCs)
2002/8/26
美國本地港口管理當局/碼頭經營商 (US Marine Port Authority/ Terminal Operator)
2003/1/21
外國製造商 (Foreign Manufacturers) ,現時只限於:
墨西哥製造商及
CBP直接邀請參加的一批亞洲及歐洲製造商
2003/8/18
如何申請成為C-TPAT成員?
首先,申請機構根據C-TPAT安全建議對自身業務操作流程的安全措施進行自我評估;
申請機構簽署一份「自願參與海關-商貿反恐怖聯盟協議 (C-TPAT Agreement to Voluntarily Participate )」,並填妥一份「供應鏈保安問卷 (C-TPAT Supply Chain Security Profile Questionnaire) 」,說明其有關設施、人員、程序及付運方面的安全措施及安全計劃;
申請機構將上述文件提交給CBP;經CBP審核並認為符合要求後,申請機構便獲美國海關頒發C-TPAT證書;
在申請機構獲頒C-TPAT證書的三年內,CBP審核員將進行確認(Validation),以確保申請機構有落實執行安全程序並作出持續改進。
作為C-TPAT成員有甚麼好處?
加入C-TPAT 的主要好處是可以加快處理貨運。假以時日,當C-TPAT成員數目不斷增加,非C-TPAT成員會發現他們的貨運須要通過更多、更詳細的審查核驗,而所需的處理時間亦沒有保證。
C-TPAT成員發展趨勢
自2002年5月30日起至2004年中,已有超過6500家美國及外國企業申請成為C-TPAT成員(這代表了近四成的美國入口總值),當中4000家已獲頒C-TPAT證書。涉及的界別分佈如下:
3873家為美國入口商;
1236家為運載商;
1203家為報關行或貨運商;
208家外國製造廠商(墨西哥)。
對廠商的影響
加入了C-TPAT的進口商會要求其廠商更嚴格按照C-TPAT建議制訂安全程序。
自2005年3月25日起,CBP將進一步收緊對進口商新申請成為C-TPAT成員的要求,當中主要包括:
業務夥伴安全要求 (Business Partner Security Requirements) – 在2005年3月25日以前,作為C-TPAT成員,進口商的責任是告知其業務夥伴有關C-TPAT的安全建議;但在這日期後,如:
業務夥伴屬於可申請成為C-TPAT成員的界別 (例如報關行、運載商、貨物承攬/貨運代理商等),進口商必須有文件顯示這些夥伴是否已獲C-TPAT認證;
業務夥伴不屬於可申請成為C-TPAT成員的界別 (例如外國製造廠商、貨倉經營者等),進口商必須有書面文件證明這些夥伴是符合C-TPAT安全建議,而它們亦必須接受進口商的審核確認。
貨櫃檢查
貨櫃安全
員工識別系統
加強其他安全範圍的文件化程序要求
對在2005年3月25日以前已是C-TPAT成員來說,它們亦須在下列限期前符合上述增加的要求:
2005年5月26日–符合貨櫃安全、實體安全及存取監控方面的要求;
2005年7月26日 - 符合在人員安全、程序安全、資訊科技安全及安全培訓/意識方面的強化要求;
2005年9月26日 - 符合業務夥伴安全要求。
從上述可預見,本地廠商作為美國進口商的業務夥伴,將會面對進口商更高的安全程序要求及更嚴謹的監察。進口商一直以來都向外地製造廠商進行實地監察(或透過公證行),以確保它們符合品質、運送及美國海關的要求;可預期到進口商將擴展監察範圍,並把安全考慮納入其中。
服務競爭區別因素
C-TPAT的成員制度已從進口商延伸至其他供應鏈上的參與者。作為C-TPAT成員,不論是進口商或運載商等,都能藉此令它們的貨物和服務在競爭對手中區別出來。對於非C-TPAT成員的界別來說(例如外地製造廠商、貨倉經營者等,也面臨一定的市場壓力而考慮邀請第三方認證機構審查他們的保安程序、發出類似ISO 9000的證書,向外界顯示他們已遵循相關的供應鏈安全指引 。
供應鏈安全成為全球採購要求的一部份
進口商/國家(不限於美國,亦不論是否C-TPAT)對供應鏈安全的關切將會令安全考慮成為採購要求中的一部份。進口商會透過訂單、證書、行為守則、經銷商手冊等,將安全責任加於製造廠商身上。
應用貨物追踪科技去提升供應鏈的可視性 (Visibility)
根據CBP將推出的C-TPAT升級計劃(即C-TPAT Plus),符合安全建議的貨櫃抵美時或無須經海關檢驗即可過關,又或至少保證貨櫃最快放行。要合符建議,付貨人一定要確保貨櫃在出發之前門栓已經裝有可以偵察並記錄所有意圖開櫃動作的科技設備 - RFID電子標籤便是其中之一。
RFID電子標籤或同類型貨物追踪科技可令付貨人及其他供應鏈夥伴都能對貨櫃的位置和狀態一清二楚,有助減少庫存量、降低行政費用和防盜。此外,這亦可檢測到在起運點密封後途中是否有損害或拆封的現象。
美國商業科技顧問公司A.T.Kearney預計,在未來三年,最大的進出口商會逐步要求貨運代理和付貨人在遠洋航運中應用RFID追蹤貨物。受訪者認為,以RFID輔助航運,可在貨櫃保安和供應鏈管理兩大方面節省開支;這主要是因為RFID能令航運及通關過程更具透明度。美國電子科技市場顧問公司ABI Research還建議,美國政府應強制入關貨櫃使用這種新科技,以徹底保障海關安全。
由此可見,在供應鏈安全及管理上應用追踪技術(不論是條碼、RFID、蜂窩或衛星定位等)已成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