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英国零售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9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历时130多年的5次零售业革命(即百货商店、连锁商店、超级市场、购物中心、无店铺销售),在我国仅用短短的5年时间就相继粉墨登场,对传统的以国有商业、百货商场为主导的零售格局带来巨大冲击;另一方面,外资零售企业大举进军中国市场,竞争态势日趋激烈,中国零售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步入良性运行轨道,并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快自身的变革、创新进程,尽快形成新的零售格局和秩序。我国的零售业变革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一)以结构调整为重点,通过大力推进连锁经营,深化商业工业化革命。
连锁经营是把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原理应用到商业上的一次革命,是商业工业化革命的主要组织形式。近五年来,我国连锁经营迅速发展,从1995年起,连锁经营企业的销售额年均增长速度达50%以上,见附表一:
|
连锁企业数量 |
店铺数 |
销售额(亿) |
1995年 |
400 |
6000 |
80 |
1996年 |
700 |
10000 |
300 |
1997年 |
1000 |
15000 |
420 |
1998年 |
1100 |
21000 |
1000 |
1999年 |
1800 |
26000 |
1500 |
连锁经营作为现代流通方式和经营组织形式的重要内容,不仅克服了单个零售企业组织化程度低,经营方式单一,经济实力单薄,难于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的缺点,而且对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我国零售业现状,应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大力推进连锁经营:
1、重点发展大型锁综合超市和连锁仓储式商场,向连锁专业店、连锁专卖店等多业态扩展;
2、以“为民、便民、利民”为指导思想,大力发展连锁超市、连锁便利店和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型连锁商店;
3、注重农村市场,首先占领地县级城市,其次向农村集镇发展;
4、通过政策扶持,尽快培育几个规模大、实力强、可持续发展的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连锁集团;
5、以正规连锁为主导形式,在已形成较大规模且具备完善的连锁经营管理系统的企业大力发展特许经营;
6、在连锁经营中,改变传统的单一柜台式售货方式,适时采取开架自选售货方式;
7、建立统一的采购中心和配送中心,降低连锁经营成本,并从源头上堵住假冒伪劣商品;
8、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加快连锁企业的自动化建设。
(二)将网络营销与连锁经营相结合,深化商业信息化革命。
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信息化的高速发展阶段,商业的信息化革命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思维观念,也实际改造着传统商业的环境设施、经营手段和经营方式。所谓网络营销,即用第四产业(如信息业)的思维去挖掘第三产业(如零售业)的价值,它通过INTERNET技术,将企业、供应商、客户和合作伙伴连接起来,方便、快速地提供商品的宣传、销售以及服务的营销方式。
网络营销突破了传统零售经营的时间、空间限制,实现了制造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的实时互动交流,同时在强大的信息处理技术和全面的顾客资料数据库的基础上,企业可以根据各个细分市场,甚至是每一个顾客的独特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制”产品。然而,物流配送体系始终是制约网络营销的瓶颈,它涉及到建设本地区、全国与全球的物流运输配送网、计算机管理中心、运输配送与库存设施,要求建立快速、准确、低成本与优质服务的配送体系。可见,传统商业活动中的物流部分是网络营销所不能取代的,为了推广网络营销,必须建立高效快捷的物流配送中心,将实物产品送到买方手中。而物流管理恰恰是连锁经营的优势。
将连销经营与网络营销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连锁经营的物流管理优势和网络营销的信息流优势,连锁经营可以通过低成本扩张实现规模经济,通过遍布全国的连锁店形成物流网络,突破我国网络营销面临的配送瓶颈;而网络营销可为连锁经营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空间,必然有利于连锁经营在我国的发展。
构架现代化零售企业经营的蓝图是,成立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信息网络中心和大的专业化的配送中心以及电子交易平台,通过全国性或全球性的网络信息中心迅速获得市场信息,由电子交易平台来完成,并由全国性的大型专业化配送机构为这些百货店配货。
(三)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向规模要效益。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全社会流通、消费规模不断扩大,迫切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另一方面,企业效益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经营要素的合理配置,而一个单体企业的流通力要素在运营过程中不可能是最佳组合,因此以资本运营为纽带,通过兼并、收购、连锁、股份制改造等形式,组建大型商业集团,实现规模效益,是我国零售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
1、名商场、名店为龙头组建控股公司或大型企业集团,对集团内各子公司实施统一店名、统一配送、统一定价、统一管理,发挥大型零售业的优势与影响,形成以集团核心层为主体的经营管理体系。
2、以母公司为主体,对各子公司实行优化组合,资产重组。形成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体系。
3、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形式,根据参股、控股的份额大小,形成了企业集团利益的共同体。一是强强联合,实行优势互补;二是以大并小,以强购弱,使优势企业以低成本实施扩张,并淘汰小规模不经济企业;三是横向联合,将分散经营的中小零售企业通过合并或者联合改组成更大的企业。
4、大中型企业通过渗股、控股等形式,大胆向科技、生产、外贸、房地产、金融等领域拓展,形成科、工、贸一体化的流通产业,组成跨行业、跨地区、甚至跨国度的大型商业集团。
5、零售企业在保证“主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注重自身相关业态的发展,形成“多业态共生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