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国内也看过一些慈善商店,比如,北京皮村,孙恒所在的NGO“工友之家”开办的慈善超市,尽管是刚刚起步,经营上也还不错,得益于大学生的不断捐赠,超市已经开始有一些盈余。我也听说在其他一些地方也有一些类似的超市开始尝试经营。这些超市,不仅让那些有剩余物件的人,可以将物件捐出来,发挥物件的价值,也为NGO开展社会服务和工作提供了更多的资源,更为重要的是,慈善商店也给社区的居民参与社会公益提供了非常现实有效的“通道”,购买对自己有用的二手物品,就是对社会公益的一种支持。确实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在牛津,去的第一家乐施是在城中,靠近牛津大学大图书馆边的街道上。这家Oxfam shop现在被认为是历史上的第一个乐施商店。走进这家乐施商店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差不多8点多钟了,店员们已经在准备打烊了。这间店共分三层,每层楼面,我估计了一下,大约有50多平方米的样子,装修比较简洁、朴素,楼上似乎主要卖书、一楼主要卖礼品、和服装,地下室主要卖唱片和其他一些东西,看上去货物非常丰富。不过,当1947年,这家店在牛津大学的图书馆底层开始营业的时候,还仅仅只是一个经营二手书的书店。
如今,在英国已经有差不多750家乐施商店了。在全世界差不多也已经有超过800家乐施商店了。不过,事情一开始并不是那么顺利,BBC去年的一篇报道还说,在不远的过去,许多年轻人都把进二手商店视为“社交自杀”,在二手商店购物无异于自降身份,不过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购二手货意味你更加支持环保,更加富有爱心,从而,一切也显得更加“正确”。BBC的报道甚至还提到,由于辣妹维多利亚在诺丁山的一家乐施商店买了一套鸡尾酒裙。于是,乐施商店在年轻人的眼中也开始变得时髦起来。
后来,我还去了两处乐施商店,一家是在Banbury Road上,店有二层,第一层也是主要卖服装,礼品,食品这样的货品,衣服中有一些是婚纱,据说,这些婚纱有许多都是从未穿过的新衣服,多是专门的婚纱商店捐赠的,或者一些是设计公司捐赠的;第二层卖书,公平贸易产品,还有唱片,邮票,钱币等等。
我访问的第三家乐施商店在Cowley Road上。由于整排房子都是一层,所有店面也仅有一层,最里面是仓库在最里面。我在店里买了4本书,一本是hearing birds fly ,以及peter Mayle的三本书,四本书总共的价钱才6.96英镑。合人民币105块不到,现在在北京这个价钱怕是也买不到最普通的四本书了。
所以,仅就价格这一点而言,乐施商店的能成功就可以说不是偶然的,从第一家乐施商店,以二手书起家,到今天,全英国有100家book shop,而且,几乎所有750家乐施商店都有一部分空间是用来卖书的,所以,Oxfam书店也就毫不奇怪的成为欧洲最大的二手书零售商。当然,很容易想象,要保证这么多店都能有书卖,并不是容易的事,尤其当这些书都是需要依靠捐赠而不是“采购”的时候,今天的Oxfam 在英国全境设有超过1000个book and music bank 用来接受公众的捐赠。正是因为这些书全部来自捐赠,所以价钱可以买的很低,其实,这无论从那个角度都是人类利益最大化的事情,帮助别人,知识获取更便宜、环保……
事实上,今天的英国有不少NGO都有自己的慈善商店,用来筹款也用来品牌塑造和让公众参与,但是,Oxfam的不断创新,保证了它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Oxfam还是在英国第一家开设专门音乐产品慈善商店的机构。如今专门的音乐店已经在伦敦、格拉斯哥等地开设了差不多6家店铺。,乐施商店还有19家是专门用来销售家具的,这其实也是非常好的创意和生意,那些搬家的人将不需要的家具捐赠给乐施会,而有需要的人则可以到乐施店买这些二手家具,大家都很开心。也很方便。据说,现在很多英国人搬家的时候,首先就想到乐施商店。
尽管,乐施商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事实上,乐施商店只有非常少的专职工作人员(许多店仅有1位),而店里的日常事务和工作则几乎全部有志愿者参与处理。想想看,750家店,1000个接受捐赠的摊位,每年大约4亿多元人民币的收入,欧洲最大的二手书零售者。该需要有多少捐赠人、多少顾客、多少志愿者参与才能让一切顺利运行?据说,商店一些音乐和邮票之类专业性比较强的产品的销售,甚至得到许多非常专业的志愿者的支持。当然,乐施商店能够成功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国家在税收上的支持——所有的乐施商店都是免税的。
在我离开英国,搭乘飞机回程的时候,在机场,顺手拿了一份免费赠阅的Financial Times,以前也看过这份报纸,但是,看到英国版的报纸还是第一次。发现比其他地区的版本多了招聘广告的版面。当我抱着好奇心准备了解一番英国人才市场行情的时候,忽然间,就发现了Oxfam的招聘广告,广告的大致内容是Oxfam正在招聘一位financial 方面的负责人,年薪4.8万英镑,同时,由于这个职位的工作似乎将主要对应管理Oxfam Shop的相关工作。所以还有拿奖金的机会。
想象着Oxfam与伦敦金融城的“阔雇主”们争夺人才,多少让我觉得这也是在英国看到的比较有趣的事儿之一。